您的位置:首页>广闻天下>正文

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宣判”:配音师胜诉获赔25万

广闻天下时间:2024-06-10 12:53阅读:22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于2024年4月23日进行的一审宣判中,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案件涉及殷某的声音被AI技术滥用的问题。法院最终裁定,被告方未经合法授权,擅自使用殷某的声音开发AI文本转语音产品,构成侵权行为,需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殷某各项损失共计25万元。

据了解,殷某是一名资深配音师,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技术处理后,以魔小璇的名义在魔音工坊APP上出售。对此,殷某深感愤慨,遂将魔音工坊的运营主体北京某智能公司等五被告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然而,五被告均否认侵权。北京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其APP中的声音产品有合法来源,来自于被告某软件公司。软件公司称它使用的声音来源于被告影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影音公司认为它与原告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其所有。被告平台运营商与涉案产品的经销商,也称自己不构成侵权。

面对各方争议,法官在判决中明确指出,声音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格权益,具有强烈的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法院强调,对录音制品的授权并不等同于对声音本身的授权。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即构成侵权行为。

法院明确表示,将坚决维护声音权益,打击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为声音创作者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该案件的宣判结果将为未来AI技术在声音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在AI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尊重和保护个人权益至关重要。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立法机关和司法机构需要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确保公平正义得以实现。

本页地址:https://www.yangtata.com/view/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