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业务已成产业链,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哪些风险?
AI“复活”逝者这项业务的关注度正在逐渐升高,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与逝去亲人再次相见的情感需求,例如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了他的女儿,实现了一家三口一起唱生日歌的景象。在商汤科技2024年的年会上,已故创始人汤晓鸥以数字人的形式延续了年会做脱口秀的传统,在舞台上表演了近十分钟。AI技术不仅精细地恢复了他神情样貌,连他独有的“汤氏”喜剧风格也尽数还原。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复活”逼真度逐渐提高,AI“复活”也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
AI“复活”已成产业链的概述
AI“复活”业务的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和角色。产业链的上游包括提供AI技术的公司,他们开发和优化生成式AI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来创建数字人。中游则是提供AI复活服务的个人和商家,他们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技术,制作出数字人,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下游则是广大的消费者,他们通过购买AI复活服务,将自己的亲人或偶像以数字人的形式“复活”。
AI“复活”已成产业链的商业模式
AI“复活”服务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定制服务和标准化产品两种形式。定制服务通常由专业的团队提供,他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提供的素材,制作出具有高度还原度的数字人。标准化产品则提供了一种更便宜、更快速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只需要提供少量的素材,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数字人。
AI“复活”存在的争议
尽管AI“复活”已成产业链,但这项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可能会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二次伤害。此外,AI“复活”也存在一些法律和伦理问题,比如如何保护逝者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以及如何避免利用这项技术进行诈骗等。
AI“复活”存在的风险
AI“复活”技术可能涉及到侵犯逝者肖像权的问题。肖像权是公民一种人身权,含肖像、视频、声音权,即使公民已逝世,其肖像权也受法律保护。同时AI“复活”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漏洞和安全风险。在数据安全方面,用户提供的照片和音频可能面临被不当存储或使用的风险,容易造成隐私泄露。
AI“复活”已成产业链的未来
AI“复活”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一些专家认为,虽然目前这个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然而,这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以确保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推荐资讯
- 《彗星来的那一夜》中的平行宇宙解读2024年05月18日
- 如何通过心理测试找到自己的心灵密码?2024年05月18日
- 梦境艺术家:将梦境转化为现实的艺术品2024年05月18日
- 星际音乐家:创作属于宇宙的音乐作品2024年05月18日
- 梦境编织师:创造属于自己的奇幻梦境世界2024年05月17日
- 未知能量场:探索自然界的神秘能量2024年05月17日
最新资讯
- 中国人为啥去韩国打工?做帮厨能月入12000元,实际情况究竟如何?2024年09月27日
- 从应届生到社会人,有哪些职场指南值得分享?2024年09月27日
- 老牌国货活力28翻红背后,流量真的能撑起品牌的长青树吗?2024年09月27日
- 广汽本田裁员竟成热门?首批裁员名额一抢而空,这是什么操作?2024年09月27日
- 假装松弛的离职博主比上班卷多了:谁拿到了流量密码?多少人离职后养活自己了?2024年09月27日
- 金饭碗还是金陷阱?管培生如何沦为职场骗局的牺牲品2024年09月27日